1965年李宗仁回国后,登门向宋庆龄认错道歉,宋庆龄是如何回应的

完美root官方下载
栏目分类
你的位置:完美root官方下载 > 新闻动态 > 1965年李宗仁回国后,登门向宋庆龄认错道歉,宋庆龄是如何回应的
1965年李宗仁回国后,登门向宋庆龄认错道歉,宋庆龄是如何回应的
发布日期:2025-02-05 00:45    点击次数:171

前言:

1965年,李宗仁回国后,带着深深的忏悔,亲自登门向宋庆龄道歉,承认自己过去的种种错误。

这一幕,很多人都感到震惊:李宗仁,那个曾经叱诧风云的军事人物,竟然会亲自去向宋庆龄认错。

那么,宋庆龄会如何回应呢?她的态度到底是什么?

这一场看似简单的道歉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深意和复杂的政治关系?

李宗仁的歉意能否换来宋庆龄的原谅?答案就在你接下来的阅读中,揭开这一层谜底。

这个人就是宋庆龄,作为新桂系的将领,李宗仁与孙中山的接触十分紧密。早在1921年之时,作为新桂系将领的李宗仁、白崇禧等领导人不过是一些没有政治经验的青年下级军官,但是在以孙中山为首的广州革命政府的扶持下,在短短几年间快速崛起,并打败在西南地区盘踞多年的旧桂系军阀。在这之后,孙中山还曾任命李宗仁为广西陆军第一军军长,对其颇为倚重,而宋庆龄也对其给予了厚望。然而,在后续的历史进程中,李宗仁以及其他将领的所作所为,却伤透了宋庆龄的心。作为跟随在李宗仁身边工作多年,对于李宗仁十分了解的程思远却知道,不管早或晚,李宗仁是一定会前去拜访宋庆龄的。在结束了繁忙的访友会见后,10月5日的一天下午,宋庆龄在北京后海北沿的住所邀请了李宗仁和他的夫人郭德洁。当李宗仁再次见到宋庆龄,并与之握手的时候,李宗仁弯着腰,将自己的头低的低低的,以此表示自己对宋庆龄的尊重以及歉意。茶宴初歇,李宗仁欲言又止,而后鼓起勇气向宋庆龄一一细数了自己之前曾经做过错事。而这其中就包括在1949年,他曾全力以赴,却又后悔至今的那件事。1949年1月,经过漫长的战争,此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高歌猛进下,三大战役已经结束,风起云涌的中国大地迎来了胜利的前章。国民党的精锐部队丧失殆尽,原本盘踞在东北的国民党势力被全数拔除。此时,战场局势已经泾渭分明,国民党当前的不仅面临着军事满盘皆输的情况,就连经济方面也亮起了红灯。知晓此时战场局势已经无力回天后,蒋介石虚与委蛇的发出求和通告,希望借此机会,稍作喘息,而后寻觅时机给予我党致命一击。但是蒋介石的阴谋,被毛主席识破了,在主席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数天后,蒋介石宣布下野,并将李宗仁推上了国民党代总统的位置。然而,李宗仁接手的国民党,一片狼藉。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李宗仁很清楚,此时的败局已经无法挽回,可不甘心就此败落的李宗仁,不断寻找苟且残喘的办法,希望可以借此机会维持现状。李宗仁多次邀请张治中到鼓楼傅厚岗官邸,就此事进行商讨,竭尽全力地寻找一丝可能。在商讨的时候,张治中曾对李宗仁建议道,他最好能将宋庆龄以及李济深这两位能被我党接受的人,先请出来改组内阁,并将张学良释放,这样才会有和我党和谈的机会。顾不得他想,李宗仁当即接受了张治中的建议。这其中,李宗仁知晓宋庆龄对于当今中国而言的意义,所以对其十分重视,其心腹甘介侯也称,宋庆龄人十分的慈祥诚挚,人望隆著,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所以,如果能将宋庆龄请出,那么“则对和平之获致,可有决定性之影响”。于是,李宗仁亲自给宋庆龄写下一份信,并交代让自己的心腹甘介侯亲自交送给到宋庆龄手上。信的内容大致如下,在当前蒋介石凌然引退,出于对国家的责任,自己“不得不出而勉维现局”。然而,当下“内战频年”,面对痛苦万分的人民,以及众人对于弭战谋和的呼声,自己愿意遵循民意,并为之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因为“唯兹事体大”,所以请宋庆龄“出为领导,共策进行,俾和平得以早日实现”。虽然,这封信中满口为天下和平,为百姓苍生。但是对于这般做法,宋庆龄早已看破,她知道,此时这些人来找自己要求重组,不过是为了让国民党政权就此得到苟且残喘,以期许划江而治的目的。但是说到底,还不过是旧物换新包装,无济于事,最后操纵的人,依旧是蒋介石。于是,不愿帮助国民党政权维持迷梦的宋庆龄,通过甘介候转达了自己的意见“她主张和平因为解救人民的痛苦;希望孙总理首创的三民主义真正实现,如此才能保障永久的和平。”,并拒绝了李宗仁等人的邀请。但为了极力想要促使宋庆龄答应这一要求,甘介侯多次登门,而这也让宋庆龄十分恼火。因此,在给好友的信中,宋庆龄表示“甘介侯一天好几次来我这里.....但是说的都是连篇的废话.....”在同一时期,上海的一些小报突然传出了,宋庆龄要出山就任的消息。一时间,传言蜂拥而至,在南京国民政权的大厦将塌的节骨眼,传出宋庆龄要出山的传闻,这让宋庆龄愤怒异常。她立刻指示廖仲恺的女儿廖梦醒,发文对此事辟谣。在谣言被戳穿后,李宗仁十分尴尬。在这之后,宋庆龄继续为新中国拨开迷雾努力着,在避开特务监视后,她秘密派人将没有来得及运到解放区的数百吨医药及其他物资妥善保管,并为迎接上海的解放进行筹划,在同一时期她还为贫苦儿童妇女,以及众多需要帮助的人努力的募集发放物资。不仅如此,宋庆龄先生还复函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共领导人“这一章历史,早已经开始了,但却在23年前不幸崩殂,但最近将要光荣的完成了”。2月2日,不愿就此放弃的李宗仁偕同程思远一起,乘坐飞机从南京到上海,登门拜访宋庆龄,希望她能以个人的身份北上,为国民党向共产党征求和平,并以此增加对和平讨价还价的砝码。但李宗仁的这一要求,被宋庆龄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此时正值从旧中国走向新中国,这一天她已经等待了数十年之久,这是她与孙中山先生共同愿望即将实现的时刻,她自然不会允许这个千千万万人民即将能重获新生的机会被就此毁掉。1949年4月21日,在毛主席、朱德的命令下,百万人民解放军浩浩荡荡渡过长江,打响渡江战役,南京国民政权就此被推翻。在这之后,李宗仁退到了桂林、广州,继续带领国民党残部负隅顽抗。但是,饶是国民党如何不甘心,却也无法阻止我党的正义之师的胜利,也挡不住命运齿轮的转动。1949年11月,白崇禧指挥的桂系部队绝大部分被歼灭,这让李宗仁赖以为生的政治筹码就此被毁。于是,他拒绝了蒋介石的糖衣炮弹,以治病为由,逃往了美国。就此开启了,在美国流亡16年的生涯。话分两头,因为正值战争关键时刻,作为孙中山先生的遗孀,宋庆龄在中国拥有着十分高的影响力。据传,蒋介石在去往台湾之前,曾打过要将宋庆龄威逼利诱到台湾的阴谋。所以,“国民党对宋庆龄监视十分严密”,在这样的局势下,周恩来十分担心宋庆龄会被“强行带走”。因此,在上海解放前夕,宋庆龄一直处于“蒋介石带来的高压环境中”。自5月12号起,我军在历经16天的努力,上海终于得到了解放。不久后,为了筹办建立新中国,在毛主席、周恩来、邓颖超等人的努力下,宋庆龄北上参加政协,这让自中国抗战时期以来,一条由孙中山先生发起的国民党救国河流,和另一条由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的河流,在几十年后正式汇聚到了一起。对于李宗仁为了让宋庆龄参加重组这件事,宋庆龄十分不悦。因此,在一次会议上,宋庆龄的好友,新中国的第一任司法部部长史良在碰到张治中的时候,对张治中这样说道“孙夫人,对您不愉快,说您和她开了一个玩笑。”所谓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此时远在美国的李宗仁因为远离故土,每天的生活十分郁闷。自踏上美国国土的那一刻起,他无时不刻不想要回国。1955年,当李宗仁在万隆会议上看到周总理发表了关于台湾的建议后,他兴奋若狂。因为在他看来,台湾的局势确实无法再拖延下去了,这对于中国尤为不利,所以台湾问题必须解决,因此作为爱国人士的李宗仁,决定要为实现这一目标竭尽全力。随后,他写信给程思远,并给他一个文件在适时的时候发表。同年8月,李宗仁发表的《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具体建议》,这一文章当即受到了我党的重视,当即派人到香港通过程思远了解李宗仁思想的转变路程。并得出结论,可以争取李宗仁回国。于是,在“投石问路”成功后,对我党十分有好感的李宗仁,在周总理的多番努力下,破除了万难,将回国提上了日程,并于1965年回到了祖国。但是,对于曾对自己曾经寄予厚望的宋庆龄,李宗仁在想起自己在1949年所做的种种羞愧不已。因此,在饮茶的时候,对于这位伟大的女性,李宗仁满是愧意地表示“正因我们犯了错误,一个如旭日东升的新中国诞生了。什么时候,我们曾经有过组织得这么好,而建设规模又是宏远的一个新中国呢?”作为一个有血性的爱国将领,敢于在自己面前,说出“我们犯了错误”,这样的话,宋庆龄颇为感慨。于是,在李宗仁说完后,她微笑着说道“毛主席对你们说过,中国要真的强大起来,还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我们深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长期努力,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一定会出现在世界上。”而宋庆龄的这番话,却让李宗仁更为佩服。在李宗仁话中的“我们”所指的是和他一样,曾经因为错误认知而误入迷途的人们。但是,在宋庆龄回应的话中,也以“我们”作为称呼,可这个我们,并不只是指她和李宗仁,而是包括了宋庆龄、李宗仁等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而正是这番话,侧面袒露了宋庆龄已经将李宗仁当做是新中国的一份子,也体现了她对李宗仁的认可与接纳,这正是宋庆龄语言的艺术。作为李宗仁与宋庆龄生前的最后一次见面,这一次让李宗仁感慨良多。但这一次,他也确实没有让宋庆龄失望,在李宗仁回国后,他致力于推动国家统一和平,也用自己的余生努力为新中国做着贡献。



上一篇:管好用好专项债券资金
下一篇:成名大作《绝色小姨》,最值得回味的情境,高点击,零差评!

Powered by 完美root官方下载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